印象中,是國小高年級才有機會到台南。當年的度小月還只是一個很傳統的麵攤,紅燈籠、小竹椅,分量小到只能墊胃的一碗麵,上頭點綴一隻紅潤甘甜的鮮蝦,是人間至美的享受。
說也奇妙,仿製者何止千百家店,就是很難做出相同的味道。我看過一則專訪,度小月第四代傳人洪家姊妹表示,專煮肉燥的生鐵鍋和黃金蝦湯,是美味魔法的秘密所在。
為了道地的口味不被受污染的養殖環境影響,她們甚至採用成本較高的無毒鮮蝦,伴著豬油和肉燥的組合,天衣無縫地繼續傳遞傳統美味。
「帆船牌」罐頭藏父愛
前幾天我去台南大學演講,老師送一盒「帆船牌」肉燥罐頭,喚起我童年的記憶。爸爸知道我愛吃切仔麵,曾經託台南的朋友,買這個肉燥罐,給我拌麵吃。
當時雖然還只是個小男孩,舌尖敏銳的味蕾,還是可以分辨罐頭和現煮的不同。幾十年來,我很少再特別留意這個肉燥罐頭;直到那天去台南演講回來,飢腸轆轆的晚上,才有機會重新品嘗童年美好的滋味。
在這個晚上,我竟發現一個從來不知道的事實:「帆船牌」肉燥罐頭,就是度小月所出品,而且罐頭裡的肉燥,和現場吃的材料,都來自同樣的那口生鐵鍋。至於味道為什麼不太一樣呢?這幾十年來的疑問,謎底終於揭曉:必須把罐頭裡的肉燥倒出來加熱,讓皮、肉、油,重新合體,才能享受和店裡吃到的相同美味。
真相大白的此刻,謹以這碗肉燥麵,禮敬已經在天上,而仍持續疼愛我的父親。
0 個人留下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