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s 468x60px

2013年7月19日

向內出發之旅

很小的時候算命先生說我這輩子驛動頻繁,注定是要在大江南北漂泊。果然在30來歲之前,我已到過30個國家。即使在台灣本島,也是不停地南來北往。

後來因為母親中風、父親過世,我必須多花時間在照顧家庭,很難安排長時間的遠行,即使因為公務之需,也盡量不要超過4天3夜。

相較之下,從前在電腦公司服務,經常到歐美出差,一去就是半個月、甚至停留更久的時間,有時公務忙完後,還順道請假去玩,離家愈遠愈久的旅行,愈教人開心過癮。
彷彿非要走到山窮水盡才會開始想家、才偶爾浮現淡淡的鄉愁。

不必機票就可啟程


人近中年以後,前腳才出遠門,後腳就開始倒數回程;並非沿途風光不再具有吸引力,而是看遍萬紫千紅,知道外在都是虛幻無常。對多情的人來說,每一次的形體上的出境入境,無非都是內心裡生死離別的鍛鍊。

旅行,是自我探索的過程。形式上的出發,確實是向內的追尋。有些人必須要靠出門旅行,才能慢慢找回自己。有些人玩盡千山萬水,反而更加迷失方向。

於是,我慢慢學會向內出發的旅行。不必買機票、不用訂住宿,瞬間就可以啟程,但可能要用盡一生,才會抵達。

學習覺察情緒的變化,猶如欣賞旅途的風光。從外行人看熱鬧;到內行人看門道。外界的掌聲或噓聲,反應的是內在的肯定或貶抑。問題不在於別人的評價,而是自己對這些是非的解讀。

無論是形體的旅行或心靈的探索,彼此並不相違背、也難以取代。共同之處是:在尚未抵達終點之前,我們都無法確知最後的視野。

旅遊指南,如同心靈典籍,參考別人再多的分享,總不如自己深入的體驗。

0 個人留下意見:

張貼留言

 
Blogger Templates